《東亞觀念史集刊》撰稿格式
2015年12月4日第十次《東亞觀念史集刊》編輯委員會議 修訂
壹、來稿「首頁」包括要項
一、論文題目。
二、論文投稿類型:□專題論文,第 期 □一般論文 □關鍵詞報告 □數位人文 □研究通訊
三、論文字數。
四、作者。
五、職稱。如有多位作者,請一一載明。
六、服務單位。
七、聯絡地址。
八、聯絡電話。
九、電子郵件地址。
十、若有個人網頁,請加列個人網頁網址。
貳、來稿「中文摘要」包括要項
一、論文中文題目。
二、作者中文姓名。姓名之上,以「*」符號作為註碼,標示中文職稱(服務單位、職級)。
三、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以300至500字為原則,如不合要求將請作者修改。
四、關鍵詞:中文關鍵字不超過5個,列在中文摘要下方。
參、來稿「英文摘要」包括要項
一、論文英文題目。
二、作者英文姓名。姓名之上,以「*」符號作為註碼,標示英文職稱(服務單位、職級)。
三、英文摘要:論文英文摘要以英文 300 字左右為原則,如不合要將請作者修改。
四、關鍵詞:英文關鍵字不超過 5 個,列在英文摘要後面。
肆、來稿「正文」包括要項
一、如有謝詞,請以插入腳註方式置於本頁。此時腳註不編註碼,而以「*」符號作為註碼。
二、格式:由左至右橫式寫作,每段第一行前空二格。
三、字型:中文使用新細明體12 號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12 號字。
四、標點符號:採用新式標號,惟書名、期刊名、報紙名、劇本名、學位論文改用《 》,文章篇名、詩篇名用〈 〉。在行文中,書名和篇名連用時,省略篇名號‧ 改用如《論語‧學而》。以英文撰寫,書名請用斜體,篇名則用“ ”。日文翻譯成中文,行文時亦改用中文新式標號。
五、章節符號:各章節使用符號,以標楷體依一、(一)、1、(1)……順序表示。章節符號「一」之標題請「置中」,自(一)、1、(1)……之後標題,請「靠左對齊」。
六、引文:引文之原文有誤並加以修訂時,應附加(作者按);引文有節略而必須標明時,概以刪節號……表示。
(一)隨文引文:加「 」;引文內又有引文則用『 』。英文使用“ ”;引文內又有引文則用‘ ’。
(二)獨立引文:字型使用標楷體12 號字,每行低三格,上下不空行,與前、後段距離0.5 行。
七、注釋:採隨頁注。注釋號碼用阿拉伯數字隨文標示,置於標點符號後。注釋格式如下:
(一)首次徵引:
1.古籍原刻本:作者,注者:《書名》(〔朝代〕版本項),卷數,頁碼。
2.古籍影印本:作者,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份版次,版本項),卷數,頁碼。
3.專著:作者,譯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份版次),頁碼。(若有兩位作者或譯者,請於名字間加頓號以作區隔)
4.論文集:作者:〈論文名〉,收於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份版次),該文起訖頁碼。
5.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西元年月),頁碼。
6.學位論文:作者:《學位論文名》(學校所在地:學校系所學位,西元年月),頁碼。
7.報紙文章:作者:〈篇名〉,《報紙名》版次(或副刊、專刊名稱),西元年月日。
8.網路資料:作者:〈篇名〉,網站名稱,網址,檢索日期:西元年月日。
9.資料庫:資料庫名稱,網址:http://……,檢索日期:西元年月日。
(二)再次徵引:採用簡單注釋格式:作者:書名或篇名,頁 碼。
(三)多次徵引:如論文中多次徵引同一本書之材料,除第一次詳注外,其後徵引時,在引文後改用括號註明卷數、篇章名或章節及頁碼等。
八、數字:文內數字以採用阿拉伯數字為原則,字型使用Times New Roman 12 號字,如:西元年月日,及部、冊、卷、期數等等。
九、圖表:
(一)說明文字須與內文一致,並以由左至右書寫為原則;如需直寫,則由右至左。
(二)圖、表均須編號,如需加標題則置於圖之下、表之上;相關說明文字則置於圖、表之下。
十、人物:文中敘及外國人物,需加上外文姓名及生卒年,如: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
十一、徵引書目:
(一) 徵引書目請列於全篇論文之後,請依作者姓氏筆畫、出版時間先後或英文字母為序編排,書目形式仿注釋體例(惟需將出版項之括號與頁碼去除,並統一在句末附加句號)。
(二) 中、外文書目資料並存時,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日文以著編者姓名筆畫,英文以著編者姓名字母排列。
十二、英文稿件請參照Chicago Manual of Style 之最新格式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