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除以紙本形式流通之外,希望能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匯集重要研究成果與最新學術動態,展現新興研究議題與學術趨勢,在普及學術,推動研究進展的同時,更冀望透過網路帶動全球不同學術社群在東亞觀念史研究上有更開闊、更深入的學術交流與對話。
為方便讀者檢索、閱覽、收錄本刊內容與相關資訊,本網站同時兼顧專業性與便利性。就便利性而言,讀者在首頁最上方可以點選「關於我們」(含宗旨、簡介、發刊詞)、「最新消息」等項目,按照需求逕行查找。使用者亦可進行關鍵詞檢索,檢索系統包含一般檢索、進階檢索及標籤(tag)功能。一般檢索採用Google站內搜尋引擎,可搜尋本網站所有內容(含pdf全文檔),其優點在於提供使用者運用關鍵字,快速查找所需內容;進階檢索則可透過設定作者、篇名、文章摘要、文章關鍵詞等條件,在本刊收錄文章內搜尋相關結果,可以提供使用者更為精準的查找。此外本網站亦提供標籤(tag)功能,有別於知識架構上的分類,標籤特性則是具有水平性,透過在後台預先為期刊文章加入許多獨立的簡短標籤(tag),使用者可以快速了解本網站內容,也可以藉由點選標籤(tag),快速羅列出感興趣的內容。此外,也提供每一期數據的文字雲,讀者可以透過資訊視覺化呈現方式,直捷、快速的掌握集刊的發展核心及各期論述重點。
若是對本站輪播的圖片有興趣,也可對圖片進行點選以觀看大圖與圖說文字。另,只要點選論文篇名,就可進入該篇論文的摘要與關鍵詞頁面;論文篇名旁亦提供全文下載連結。就專業性而言,除提供「國際合作單位」、「相關研究刊物」單元可連結到與本刊合作及東亞觀念史研究的重要國際刊物與相關學術資訊外,因本刊各期收錄的論文與文章涉及東亞觀念史研究的不同層面與多元面向,為便於讀者快速掌握本刊內容與東亞觀念史研究的重要議題,本刊在內容瀏覽上增設檢索系統和標籤功能,以利讀者查找。
「分期瀏覽」依本刊出刊順序編排,提供並呈現本刊完整篇目與文章內容。讀者可分期點閱,也可自行依據所要閱覽的期數,直接查考各期的完整內容。每一期欄位與內容包含:
一、編輯報告:當期各欄位收錄文章的重點摘要,及研究價值等評述,有中文與英文兩種版本。
二、特稿:由顧問、編輯委員推薦的國際傑出論文。
三、專題論文:邀請國際學者策劃具前瞻性的研究專題,收錄符合當期企畫特定主題之學術論文,以及專題策劃主持人所撰寫的導言。
四、一般論文:與東亞區間研究、全球與東亞的觀念研究、跨語際交涉研究等領域相關之學術論文。
五、關鍵詞報告:以編寫詞條進行關鍵詞歷時性觀念系譜之梳理,及近代新詞之詞源考索。
六、舊文新譯:譯介早期與觀念研究相關之國際重要學術論文,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撰寫導論。
七、數位人文:引入新興數位人文技術與方法,為東亞觀念史研究提供新問題、新方法與新視域,勾勒東亞「觀念‧話語‧事件‧行動」互動的大歷史圖像。
八、研究通訊:提供國際學者交流、對話、回饋的學術園地,內容包括研究綜述、書評、重要文獻與數據庫評介、研究新猷、意見交流、討論回應、會議介紹、採訪報導、各地研究動態與學術發展等。
本刊各期文章涵蓋多種主題與類別,或引介歐美觀念史/概念史理論,分析理論的發展歷史與趨勢,探討理論方法如何進入東亞脈絡,為東亞觀念/概念研究帶來啟發;或聚焦於詞彙與觀念/概念研究,突出近現代東亞觀念/概念的形成與變遷;或以在東亞發生的概念流播與思想交流為主要關懷的「世界視野下東亞概念的流播」研究;或著重文本翻譯的發生與接受,探討各種不同的跨語際實踐之「翻譯與跨文化」的重要課題;或涉及近現代觀念/概念與國族/性別/記憶的關係,及文學/圖像/空間與觀念史、古代觀念與文化、數位人文學與觀念史等研究。此外,本刊「特稿」欄位,至今已刊載許多國際知名學者的重量級文章。而基於注重學術傳承,不忘回首來時路,再思過往的學術傳統留給今人的資源,本刊特別設置「舊文新譯」欄位,譯介早期與東亞觀念史研究相關之國際重要學術論文,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撰寫導論,開啟與前賢對話的空間,先後刊載過幾篇譯介日文、英文、法文、捷克文的早期代表性文章。而每一期邀請國際學者策畫主持的研究專題,更聚焦於特定主題,開啟具前瞻性的研究議題。而2014年6月所創設的兩岸三地第一個「數位人文」專欄,是對新的數位時代研究範式轉向的學術關懷與研究突破所提供的一個實驗探索的重要平臺,提供了引入新興的數位人文技術與方法的文章,為東亞觀念史研究提供新問題、新方法與新視域。「研究通訊」欄位,所提供研究綜述、書評、重要文獻與數據庫評介、各地研究動態與學術發展等,也有助於讀者對學界現況及東亞觀念史研究趨勢與動態有更多的認識。相信讀者除可分期瀏覽,閱讀內容外,在增設檢索系統和標籤功能下,當更利於查找研究主題,掌握本刊的學術關懷及學人的研究取向與學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