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錢瑋東
摘要 |
自東漢晚期始,士人議政者每持「君臣一體」之論。此種表述,與儒家經典尤其是《儀禮.喪服傳》中,僅以「一體」指涉父子、夫妻或昆弟等「至親」關係的傳統用法不同,乃屬其時流行之新現象和新觀念。本文指出,禮制意義上的「一體」概念,在東漢逐漸成為時人論述政治權力傳遞或分享之正當性的核心話語,循此觀之,「君臣一體」論的標舉,原與外戚政治語境下的「夫妻一體」或「帝后一體」有密切關聯,它和「公私之辨」的連攜,成為漢末士人鬆動皇后及外戚權力正當性的重要理論依據;而隨著這觀念的日益盛行,其更具備了作為治國之道的普遍意義,持續對魏晉之際的政治秩序產生影響,並為士人階層爭取更高的政治地位張本。在此脈絡下,漢晉之際的「君臣一體」論,即從最初賴以抗衡外戚勢力的對治之策,發展而為支撐著士人操持大政的觀念基石;而對「君臣一體」論的發幽探賾,也因而正好提示了我們,從外戚政治到士族政治這一中古皇帝權力結構的轉變時期,原是存在過這樣一條作用於意識形態上的隱微跡線。
關鍵詞 |
君臣一體、夫妻一體、國君一體、外戚政治、五等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