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汎森
摘要 |
本文是在討論「主義」由一個非中國傳統所本有而從外面引進的概念,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取代新文化運動,發展成異常強大的新政治思想論述。本文分四個階段討論之。第一階段是主義作為一種「重寶」在日本誕生的過程,並討論「主義」一詞在東亞傳播。第二、是討論由「道」→「主義」的過程。在不用「主義」一詞翻譯西方的“-ism” 等字眼之前,人們常使用「道」之類的字眼來翻譯,譬如社會主義譯為「公用之道」。「道」是一個比較傳統,且也比較帶有包容性的概念,「主義」從字面上看來便帶有比較濃厚的一貫性、排他性及意志論的色彩,帶有堅持特定主張與方向的意涵。第二階段是1900 年以後一直到新文化運動之前,此時主義逐步取得了思想上的優勢地位。在這個階段,人們使用「主義」或談論「主義」時,基本上是以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為模型,區分現代政治與傳統政治,認為近代政黨政治是有主義之爭,現代型的政治人物是有一貫主義的政治人物。主義論述的第三階段是新文化運動及五四前後這一段時期,人們宣稱「有主義總比沒主義好」,此時出現大量「主義化」的例子。此外,還有幾種值得注意的發展:理想世界的變化、改造社會、社會革命之說壓倒新文化運動以文學、倫理革命的主軸的思維,新的社會理想,是在社會之外去創造一個新的社會,使得現實與理想之間距離拉得非常大。青年人受到辛亥革命成功的暗示,認為理想是可以透過組織的力量加以完成的,人們以為天下無難事,最美善的境界只要有人去提倡就立刻會得實現。主義論述的第四階段是1920 年代以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孫中山(1866-1925)以俄國為師,俄國式的「主義、黨、黨軍」三位一體,成為國民黨的新方向。全國只能有一個主義,只能有一個黨,以黨治國、以黨治軍的「新型力量」成了主義的新面目。
關鍵詞 |
主義、主義化、三民主義、布爾什維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