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潘宗億
摘要 |
在1919 年五四運動和1989 年六四運動之間,還有一個被遺忘的1976 年四五運動。這三次非官方大規模群眾運動,不僅標誌二十世紀中國的三個關鍵歷史時刻,同時也象徵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三個生命史轉折點。「五四」、「四五」與「六四」三組數字,乃解讀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政治文化與天安門廣場生命史的符碼或「關鍵詞」(keywords)。本文從天安門廣場記憶政治與空間之社會生產的分析視角,探究四五運動的歷史意義,以及「四五」作為一個論述性「關鍵詞」意義之建構與變遷的脈絡。當學者集中檢視「五四」與「六四」之認同與記憶政治關係,本文在「天安門詩抄」等抗爭文學、中共官方歷史文本與報刊之詮釋基礎上,探析四五運動及其後政治變局中,群眾與中共如何不斷召喚或利用「五四」與「四五」符碼或「關鍵詞」。尤其,作為「四五」的文化記憶媒介,「天安門詩抄」讓我們得以剖析中共建政以來所建構的紀念性、儀式性與紀律性空間,如何被轉化成群眾挪用官定革命傳統,以合理化其悼念周恩來與批判「四人幫」的物質與文化基礎。亦即,天安門廣場此一官方紀律空間,在「四五」期間被建構為一個批判當權者的公共領域,再再呈現廣場意義的可變性與建構性。「天安門詩抄」提供一個「當下」視角觀察中共建政以來天安門廣場首次大規模非官方群眾運動之源起與發展,更可藉以細究「四五」記憶政治。它們呈現群眾如何賦與周恩來、「四五」與天安門廣場之另類新義;解釋何以群眾會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此一特定地點悼念周恩來;展示群眾如何利用人民紀念碑細數周恩來革命生涯的同時,挪用官定革命傳統或論述性關鍵詞「五四」來合法化對中國現代性的未來想像。再者,本文最後進一步爬梳中共官方「四五」論述及其意義之變遷,具體分析中共在「四五」之後如何透過「四五」之紀念,合法化鄧小平的重返權力核心及其「四個現代化」與「四項基本原則」論述,但卻突然在1980 年中以後不再紀念「四五」,使之逐漸成為一個被官方遺忘的革命傳統。中共對「四五」的政治使用,不但說明歷史記憶的建構性,也展示官方歷史論述形構的權力因素,以及主宰性歷史論述在權力競逐上的作用。此一歷程,讓我們得以窺見「四五」作為檢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之「關鍵詞」的歷史化,亦即其民間與官方論述建構之源起與變遷,以及其與象徵過去歷史之「五四」關鍵詞間的關係,並作為未來進一步探究「四五」、「五四」與「六四」關鍵詞之間關聯性的基礎。
關鍵詞 |
四五運動、五四運動、天安門詩抄、天安門廣場、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