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村未來
摘要 |
在東亞文化圈當中,「恥」觀具有廣泛的共同認識基礎,藉由對「恥」觀的討論,我們將能更深入理解自身的倫理觀和行為規範。本稿第一章先簡介日、中對於「恥」觀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進一步確認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恥」觀用例;第三、四章則以因成書過程曖昧而向來較少受到研究的《逸周書》三訓(〈度訓〉、〈命訓〉、〈常訓〉)為對象,嘗試結合出土文獻來討論其「恥」觀。結果發現,對於「恥」,《論語》或《孟子》將其視為內省或促進自我修養的要素;但相對的,《管子》則將「恥」與「禮」、「義」並列,認為是治國的關鍵。成書於戰國後期的《荀子》,也將「廉恥」一詞與禮義、辭讓並列陳述。由於一般認為在《荀子》一書中,有著齊國稷下學者所纂《管子》的影響,在「恥」的部分,或許也有在過去儒家的內省要素中,添加《管子》所述「廉恥」的內容並加以活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清楚可見,在《逸周書》三訓中,恥藉由習慣化而作為抑惡揚善的指針,是與天道之「命」相對的存在;而從《逸周書》三訓闡述天人相關思想,認為恥與禍、福、賞、罰同為治民之要並予以重視的說法來看,可說與《管子》有高度的相似性。
關鍵詞 |
恥、《逸周書》三訓、清華簡〈命訓〉、民眾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