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儒賓
摘要 |
當代漢語的「物理學」為自然科學中一門嚴格的知識體系,其內涵主要是沿著西方引進的現代知識而建立的,然而,此詞語的成立乃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日譯的西洋知識術語引進中國所致,而日譯漢字「物理學」一詞又受到明末耶穌會教士與其時儒者如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等的影響。不管在明末或十九世紀的中、日兩國,其時吸收“physics” 的知識母胎都是借自程朱理學的知識概念,諸多“physics” 的化身,如「格致學」、「究理學」、「理學」等,全取自程朱理學。在諸多競爭的術語中,「物理學」最後脫穎而出,成為定名。程朱物理學是現代東亞物理學的母體,但對「物理」的重視可視為心學外的理學之共法。如果目前被知識社群採用的物理學可稱作現代物理學,程朱物理學則可視為原生物理學,原生物理學和現代物理學最大的差別在於,原生物理學具有形上學與倫理學的向度,物理一方面可通向終極的太極,一方面具有應然的倫理性質,也就是「物理」具有「所以然」與「所當然」的向度。原生物理學在心學興起,尤其是王陽明的良知學興起後,基本上被遺忘了,心學中沒有物理學的位置。在清代主流學術當中,「物理」的形上內涵被拋棄了,但仍保留倫理學的性質。及至二十世紀確立現代物理學的知識後,倫理學即被驅出物理學的門庭之外,「應然」與「自然」分家,當代物理學成了純粹的科學理性之產物。
關鍵詞 |
物理學、原生物理學、理學、知識體系、形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