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豐楙
摘要 |
在大航海時代福建人移民馬來亞,由於霍亂隨著航運從印度傳染到東南亞,航線上的馬六甲、檳城等地均曾嚴重的流行。在疫情無法控制的情況下,福建人乃移植原籍的代天巡狩信仰,此即匾額所標誌的「威顯南邦」或「威震南蠻」。在十九世紀前半期馬六甲陸續建廟,崇奉王爺的盛行即反映瘟疫的流行,集中於十九世紀後半期到二十世紀初,連續舉行送王舡儀式的次數,剛好與亞洲霍亂流行的時間相符,即從十八世紀後半出現於印度,十九世紀共有6 次的世界大流行,從印度沿著貿易路線波及東南亞,往北則及於中國沿海各省及臺灣等地。歷史上曾記載檳城1820 年的霍亂大流行,曾請池王爺遶境驅除瘟神疫鬼,留下英國人 J. Low 目睹的紀錄;後來檳城王爺廟對此均作選擇性記憶,不願提及瘟疫的恐懼經驗。馬六甲則有五間王爺廟保存其歷史遺跡,早期在干冬(Kandang)清華宮舉行送王舡儀式,後來轉由萬怡力(Bandar Hirlir)勇全殿接辦,1905 年、1919年、1933 年三次的遶境,尚有路關圖及相關事蹟、文物被保存下來。其後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且衛生條件逐漸改善,曾有一段長時間停辦。直到2012 年恢復舉行後,勇全殿使用的醮名改稱「清醮」,乃柔佛州麻坡的外地道士所主持,本地道士已遺忘其科儀舊制,也缺少禮生主持供獻王爺的祀王儀禮,形成道士、乩童及法師的三壇「複合」儀式。此乃由於距離二十世紀初間隔太久,瘟疫記憶亦已淡化,故儀式細節既有遺失(如採蓮隊),也有轉變(如特重改運儀式),連遶境的區域也發生變化。依據此一例證作跨區域比較,東亞地區如福建、臺灣及印尼等地均有送王船儀式,原本「同源」卻因環境變化而形成「異流」現象,其儀式名稱及目的發生變化,即反映當地人集體需求的改變。故儀式結構具有「聚寶盒」效應,所收藏的物件既有同亦有異,乃因應時代而隨時變化,關鍵在此盒只要未被拋棄,就可方便收藏、填補不同的物件,此即「送王舡」儀式形成收藏歷史的效應。
關鍵詞 |
馬六甲、送王舡、代天巡狩、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