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佩蓉
摘要 |
本文使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數位文獻資料考察西元1830 年至1930 年間「英雄」辭彙的使用情形,依時代進展分「傳統英雄觀」、「1830-1895 年─論述醞釀期」、「1895-1912 年─焦慮闊論期」與「1912 年後─批判轉向期」四階段論述之。研究發現,其間「英雄」所指稱的對象與內涵益加豐富多元,大抵這百年間,「英雄」觀念經過「官方論述→政治論述→文化論述」的演變歷程;辭彙意義從「一枝獨秀」的傳統式純粹菁英概念,轉向「百花競放」的群眾/個性化多元概念;相對於章回小說中所寄寓的「忠義英雄譜」想像,走過「甲午戰爭」到「民國成立」,1895-1912 年間,中國思想界也經歷了一次「真實版」英雄譜的建構過程,其間的思想內涵融合中西,新舊概念以複雜的狀態交鋒嵌合,言說語調也更為焦慮急切。民國成立之後,英雄論述的熱潮漸退,其指稱意義也更為開闊而無特指,另有一道支流回歸「雄性」本色的性別指涉。如此的高潮迭盪,乃中國英雄想像「建構─消殞」的歷程,然所謂「消殞」並非總體英雄觀的瓦解,反而透露了時代變遷之下,英雄觀念「轉向」與個人價值醒覺的契機。
關鍵詞 |
英雄、英雄觀、菁英、關鍵詞、近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