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嘉謙
摘要 |
檳城鍾靈中學是馬來亞時代校譽鼎盛輝煌的華校,在二戰檳城淪陷期間,鍾中8名教員,46名學生殉難,這是檳城知識界的痛史,標記為知識人的創傷及華教危機。鍾中教師在戰後透過歷史見證和創傷表述,倖存者的回憶和控訴,呈現的華校歷史傷痕,有其重要的象徵意義。戰後鍾中復校,成立鍾中紀念師生殉難委員會,追悼、立碑、出版榮哀錄,同時華文教師管震民撰述的詩歌、祭文、碑序,在紀史與抒情之間,替鍾靈師生殉難事件,啟動了歷史與文學的敘事能量。 本文借用法國史學家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的理論,討論環繞鍾靈中學師生殉難而相繼形成的「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如何銘刻了斲傷斯文、斷絕文化的困境,進而負載華人精神的復興與賡續。在此意義上,鍾靈師生殉難作為「記憶之場」,已是民族記憶的一部分。當我們檢視戰爭記憶「文本」如何被建構,鍾靈師生的遭遇和災難,實際內嵌了華教與華人民族情感在新馬日侵歲月裡的連結。鍾靈受難校史的陳述與建構,恰恰是我們如何看待淪陷期間的華人集體記憶,尤其對華教構成的影響。而華文教師在戰爭前後的關鍵位置,投映了一代華文教師的文化本位和涵養。
關鍵詞 |
華校、檳城鍾靈中學、管震民、創傷記憶、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