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伶珈
摘要 |
佛教經由哪一條路徑傳播至中國,學者分別提出不同理論,卻也莫衷一是。為了提出更強而有力的語言學證據,來證明在佛經翻譯中中亞語言與非梵語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本文藉由支婁迦讖(支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中的音譯字深入探討。將吐火羅語、鞬陀羅語、中期印度語這些字詞的發音與中文音譯比較,發現佛經翻譯中這些音譯詞,並非直接從梵語音譯得來;相反的,中亞語言與非梵語等語言卻留下了其語音的痕跡。佛經傳播中一直以來的口語相傳的傳統,使得中亞佛僧可能就以自己本地語言/母語,來口述並複誦解釋佛經。更進一步來說,佛經翻譯中的中文音譯詞,更是堅實地證明了中亞語言,如吐火羅語、粟特語、大夏語,以及一些非梵語,如鞬陀羅語、中期印度語為佛經翻譯過程中的重要媒介,更甚或是有可能就是佛經原文所使用的語言。
關鍵詞 |
《道行般若經》、佛經翻譯、中亞語言、支婁迦讖、中文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