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汎森
摘要 |
本文揭示1920 年代以降,後五四政治思維的分裂,無論是對「主義」的贊成與反對,隱然涉及了兩種真理觀、救國觀以及社會秩序觀的對立。有些論者認為「主義」代表一種真理,可以拿來救國以及解決社會所有一切問題。相對的,「反主義」論者雖然意見較為個別零星,也並非像「主義」倡議者有著堅定的政治信仰及組織動員力量,然而「反主義」論者承接五四以降懷疑的精神,批判「辯證唯物主義」以及「三民主義」等,反對將抽象的「主義」視為解決所有問 題的萬靈丹。歸納起來,主義的批判者往往具有下列一種或幾種元素:一、實驗主義,如胡適等;二、實證主義(positivism),如傅斯年等;三、受到英美自由主義或憲政思想影響的人,他們未必對西方自由主義理論本身作過深入的研究,或只是在西方或是日本生活過,如朱光潛、林語堂、張東蓀、吳景超等;四、受中國傳統影響,不能同意「主義式政治」的運作,如梁漱溟、章士釗等。 一些受五四思想文化影響,對「主義」持保留或反對態度者,他們認為在倡導主義之前,有比主義更為優先或需關注的對象,包括主義談論者的身分資格認定;主張道德、教育、文學優先論;強調「問題」優先於主義,以及認為良心、懷疑、覺悟都優先於主義等等。可以說,「反主義」論者認為個人的自覺不應該被納入到集體政治生活當中,如此才能避免主義式的教條思維及屈從黨意的政治信仰,決定了人的生活方式。此外,民國以來對於主義政治的歌頌,所形成「政 治空洞化」的結果,也尤其值得深入思考與反省。
關鍵詞 |
主義、反主義、三民主義共和國、非政治的生活、政治空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