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克武
摘要 |
本文從「迷信」觀念內涵之演變到「迷信學」的成立,來考察近代中國思想在西方科學衝擊下所經歷的「俗世化」過程。傳統文獻中,「迷信」的意涵多元且變化不定,除了泛指錯誤的思想、信仰外,傳統迷信觀念意指儒家所謂「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觀念下,人們去祭拜不該祭拜的對象;或宗教典籍中與本宗教主旨相違背者。此外,「迷信」一詞也有政治意涵,意指與官方祀典不同的信仰和行為。清末,隨著與「科學」相對應的「迷信」觀念由日本傳入,傳統意涵並未消失,而是與新名詞混用。自清末至民初,迷信概念範圍擴大至凡與「科學」、「理性」相矛盾者,均屬「迷信」。這也反映出中國從「經學時代」轉變至「科學時代」,儒家理念與科學思想先後成為「迷信」的主要判準。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界對「宗教」、「迷信」、「科學」的看法大致有兩條思路:一是「五四啟蒙論述」,將「宗教」等同於「迷信」,而與「科學」相對;另一為「反五四啟蒙論述」,將「宗教」與「迷信」加以區隔,認為「科學」可掃除「迷信」,而與宗教不相矛盾,然「科學」有其限度,而科學之所以窮,則宗教之所由起。後一思路在 1920、1930 年代「破除迷信運動」的背景下,又受到西方宗教學、人類學的影響,出現了對宗教與迷信的學術研究,而有「宗教學」、「迷信學」之成立。時至今日,「宗教」與「迷信」應如何甄別,人們仍未取得共識。
關鍵詞 |
迷信、宗教、科學、俗世化、江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