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芯儀
摘要 |
晚清中國動亂頻仍,然文學改革活動極為蓬勃,「戰爭」議題的小說數量繁多。中國譯者向西方、日本取經,譯介相關的域外小說,渴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文聚焦晚清譯介戰爭小說,原著來自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莫泊桑(Henry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及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等世界文豪,其作品由不同譯者翻譯,如陳景韓(1878-1965)、楊與齡(1875-1953)、王國維(1877-1927)等譯為中文。內容關注少年從軍、軍事教育與反思戰爭等議題,反映近代中國對世代傳承、政治改革與國族困境之焦慮。譯者翻譯策略折射自身生命、境遇、思想、立場,甚至不囿「保家救國」框架,展現超然文學審美,獨樹一幟。 筆者將分析下列文本:首先為1903年刊載於《浙江潮》的《少年軍》系列小說,其鼓勵「少年」從軍,勇於承擔國家重任,顯露晚清「老大」、「少年」的世代差異。再者為經歷多次重譯,轉向專業的教戰風格,刊登於《南洋兵事雜誌》的《義勇軍》。最後則是1905年刊登於《教育世界》的《枕戈記》,譯作保留原著者的文學特色和人道理念,細膩描繪戰場苦旅和景物風光。筆者探討上述文本,挖掘晚清時期,雜揉語言譯介、譯者思維、政治取向與美學考量下,多元且深刻的文藝特色。
關鍵詞 |
晚清小說、譯介、陳景韓、楊與齡、王國維